八、大昭寺随想
沿八一大道这条极具现代气息而且是风格各异店铺集结地走到尽头,既是八一广场,又是到了大昭寺的大门了。寺院门口竖立着一条高耸的帆杆,靠近地面的帆杆已被朝拜者祈祷的布福包裹得已有几米厚,足见数量之多,朝拜者之诚心。
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神庙,始建于1300年前藏王松赞干布时代。据说那时候大昭寺所在的地方,是一个很大的湖,名叫卧塘湖。那时文成公主提议,西藏是一个魔女仰卧的地形,卧塘湖是魔女的心血处,必须盖一座神庙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镇之,才能保四境平安。于是用山羊驮土,填平卧塘湖建了大昭寺。
传说大都是美好美丽动人心魄的。现实中,大昭寺,承载着西藏有史以来的历史人物和众多转世已到天堂的虔诚者呵护,是高原雪域所有教派共同敬奉的寺院,也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神圣之地。那几多从四面八方乃至世界各地的朝拜者,不管是一步一磕头、三步一伏地,还是用舟马骡车代步,都是为着来到这里,身临其境朝拜、转经,或许下心愿,或在此惭愧忏悔,做人生中一件必须要做的事。在此,祝愿他们(她们)来世之后,都能化作一只只雄鹰,振翅飞向天堂,实现今世的愿望。
多年前参加过一个培训班,教官讲述了二个生物的故事,一个是迁徙途中的领头大雁高叫三声的故事,另一个是雄鹰灵魂再生故事,因为以上说到,“祝愿他们(她们)来世之后,都能化作一只只雄鹰,振翅飞向天堂,实现今世的愿望”。既是说到了雄鹰,时常也会把自己比是,雄鹰啊!到了年老或是生存技能适应不了所处的环境时,就会选择一个高高的大山的悬崖上,目观群山,静心养体,用三几个月的时间,用嘴琢去老已的羽翼,用石头磨掉弯曲的鹰嘴,等待重新长出有力的羽翼和琢食的鹰嘴,一个振翅飞翔的雄鹰又可鹰击长空了!
人啊,万物生灵也是,在某些时期、某些方面只有不断超越自已,才能获得重生。
一个人仅仅是在世上生存吗?,当然,生存是最基本的,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大处是建设伟大的祖国,小处是挣钱养家,孝敬长辈搞好小家庭这个安乐窝,就知足了吗?不是这样的,人各有志,人各有道,只有不断地学习,不断去奋斗,不断地磨砺,不断地悟,从小悟到大悟,到大彻大悟,以升华自己的人生。
我是以一个旅游观光者而来到西藏,想去见识那里因历史的迟滞和社会发展的缓慢而留存的特征,体验那里的文化与风土人情。在灵芝,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回县城路上,在一个景点休息时,几个衣着破旧和一脸污垢小孩子,用天真和带着童稚语言与我交谈,可以知道,他(她)们是幸福的!
我们花点时间去登山、去驴行、去骑行、去旅游,这是健身修性,开拓视野。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,就象有一本书中说:“花点时间助人,这是快乐大道;花点时间梦想,这是成功的起跑,花点时间相爱,这是幸福的需要;花点时间大笑,这是健康的必要”。花了点时间写游记,也是练笔学习的需要。
[ 此帖被山水在2010-08-12 15:53重新编辑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