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翻了下旧账,去年百公里的记录在回程的车上遗失了。
但08年惠州60公里的就还在,看能否参考下?
第一签到点至第二签到点:2小时11分完成16.5公里的行程(平均约7.56/时)
第二签到点至第三签到点:2小时20分完成12.5公里的行程(平均约5.36/时)
第三签到点至第四签到点:2小时40分完成14公里的行程(平均约5.25/时)
第四签到点至第五签到点:2小时15分完成13公里的行程(平均约5.78/时)
约9时26分走完56公里 (平均约5.94/时)
以下资料来自色二副08年惠州60公里徒步作业~~
第一签到点至第二签到点:水泥路况,城市风景;途中有一段长距离的盘山上下坡路,颇有点百岁山的韵味。随着大部队前进的脚步,2小时11分完成16.5公里的行程。此时,足趾部位开始感觉疼痛,曾停驻抹油。
第二签到点至第三签到点:水泥与泥土地况相杂,城乡郊区行走;太阳渐高,气温趋热,队距逐渐加大,??小同志和我以2小时20分完成12.5公里的行程。第三签到点休整时,发现足底部位已形成水泡;不敢抹油,换了双袜子后,匆忙上路。
第三签到点至第四签到点:大部分地段为沙石路面,且没完没了的上下坡;太阳当头照,却没见小鸟笑,只有沙尘不停的往头上罩。我和??开始大量补充水份及各种食物,计有生黄瓜、桔子、朱古力、火腿肠、淡盐水等;途中??有短暂身体脱水、大腿抽搐现象,经肥明指点,吃了半包榨菜、喷了云南白药喷剂,将湿毛巾遮住头部,继续前行。14公里的行程用时2小时40分。
第四签到点至第五签到点:地况属于“村村通公路”式的乡间公路,与梅城各村之间的道路相差无几。我的足底水泡部位已感觉不到疼痛,但左足掌中部肌腱损伤,左脚只能以足跟着地行走。??小同志此时却意气风发,再无异状。在她的山歌和不断的“加油”之声鼓励下,我几次打消了放弃的念头,终于跟屁至终点。13公里的行程也仅用时2小时15分。
由此可见:
第一段路程千万别走的太快,一定要按自己的速度来走,慢点都无所谓~不然后面几段的节奏不但会被打断,且体力也会有所下降,吃不消。
二、三、四段路程走的比较有节奏,而且相对于第一段来说慢了许多(体力减弱),相对的补充些能量跟水果都是必要的。
有几处需改进的是:
休息时间没能调整好,正常行走30分钟休息2-3分钟比较合理。色二副同学比较BT大家就不用去跟他一般见识了,平均一签才休息了一次。
防晒意识:特别是容易出汗(或汗腺比较发达)的童鞋,头部非常重要,不要给它有暴露出来的机会,不然真的很容易中暑(先用毛巾盖住头再戴帽子或戴遮阳效果较好的帽子)。
再有:容俺再想想~~
具体注意事项还是请参照:
长距离徒步注意事项知解 http://www.doyouhike.net/forum/sz100km/178862,0,0,0.html
(百公里我们能平均5km/时的速度就绝对ok的了)
[ 此帖被篱米在2010-03-08 22:44重新编辑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