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:冈仁波齐真身
图片:
图片:
图片:
图片:
冈仁波齐峰绵延于中、印、尼三国边境,海拔6656米,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。孕育了250多条冰川,带来了大量水源,是恒河、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西藏最有名的神山,它山形如橄榄,直插云霄,峰顶如七彩圆冠,周围如同八瓣莲花四面环绕,山身如同水晶砌成。
东边的万宝山,传说是释迦牟尼脚踏过的山,西边是度母山,南边是智慧女神峰,北边是护法神大山。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内地、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转山。冈仁波齐还是西藏佛教、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,素有“神山之王”的美称。如在马年来神山,被当为人生之大幸事。
冈仁波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。在玛旁雍错之北,峰顶四季冰雪覆盖,山峰四壁对称,呈圆冠金字塔状,峰顶上空常是白云缭绕,愈发显得神秘莫测。转山一圈距离为53公里,周围有八座寺庙。
阿里地区的四大河——马泉河、狮泉河、象泉河、孔雀河,就从冈仁波齐四方流下,同时,各教派认为他们的神都与这座山峰有着联系。在佛教中,它是由金、银、琉璃和玻璃四宝构成,由七金山七香海及十二部洲所围成的"须弥山",象征着整个佛教宇宙的中心;在藏族苯教中,它是三百六十位神灵居住之山。
祖师辛绕米沃且从天而降时,便落在此山巅,在印度教中,它是"凯拉斯",是"湿婆的天堂"。多种教派共同奉冈仁波齐峰为世界的中心,每年都有很多信徒前来朝拜。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锡金等国的信徒不远千里,历尽辛苦来到这里,沿途磕头祈祷,绕山拜罢之后,才算功德圆满,了却了宿愿,尤以马年为盛。
冈仁波齐峰周围遗留下的胜迹不胜枚举,是众教心中的圣地。由冈仁波齐、纳木那尼、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两山两湖组成的地带,被藏族同胞称为“神山圣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