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唐 梦??
??其实葛田湾不仅不遥远,而且很近,近得驱车20多分钟就能到达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莫名其妙地就写下了这个题目。也许,蓦然间想起了《遥远的清平湾》;也许,葛田湾的闯入太突然、太新奇了;也许,葛田湾虽近在咫尺,却离心际的企及很远、很远。
??葛田湾就是山顶的一个小村庄,既不临海,也不靠湖,为何有个“湾”字,我始终是不得而知。在梅城的东北面,沿着“书坑”一直往山里走,翻过几面山坡,在接近山巅的位置,就是潮塘和潮塘古梅。葛田湾正是位于潮塘古梅前的一个小小村庄。葛田湾不出名,潮塘和潮塘古梅却很出名:因为据载潮塘古梅已是长于宋朝的千年古树,称为“潮塘宫粉”。和大多数有了感慨的旅程一样,出发总是大众的、随俗的,感动才是私已的、清雅的。行程的开始都是奔着潮塘古梅而去,但在古梅前约略二三华里的地方便已经无法前行了:一棵沧桑巨大的枫树挺立在路边,一树枫叶红得艳丽、红得惊诧,这是一种并不张扬,但却能让你心悦诚服的颜色:那种红,在清灵中有点透明、有点热烈,浅白和淡黄的碎点撒落其间,轻而畅快的阳光在其间闪烁不停。此时正值深冬,枫树在北方自然平凡,但在南方却少见得多,猛地一棵硕大的枫树立在那里,满树红枫叶掩盖了路的上方,一大片诱人的色彩由沉静而躁动,直至慢慢燃烧起来,当下把路人震慑在那里呆立着,嘘声不已。
??枫树旁好一些李树、梧桐和杂木,不到春天是不会开花或长出新叶的。眼前是一个岔路口,水泥新道就是前往潮塘古梅的,另一条小路铺满了落叶,在灌木和山草的拥护下延向右边的山脊。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妇人和一个不足10岁的小丫头牵手走在小路上,老人左手挎着一只竹篮,篮里盛了几许青蔬、水果,小丫一边走着、一边不时挣脱老人的右手,蹦着、跳着。……小路在不远的前方隐没在树林中,在树林的稀疏处,露出几块粉墙黛瓦,可以猜出,这是一个隐藏在山里的小村庄。
??向老人一打听,原来这个村庄叫做“葛田湾”。山在身后已经差不多到了峰顶,一边就是深而长远的山沟,无边无际的丛林裹挟着阵阵涛声袭来,大片蔚蓝的天空就像不停的海水涌到脚下。村庄建在这样高的山腰,也算是绝无仅有了。好在一个“湾”字,使这里凭空多了些诗意,多了点温情。
??村口正是老人的房子。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,屋前屋后都是果树,一大群鸡鸭在门前的果园里嬉耍、觅食。小丫独自在门坪上踢着毽子,老人一边拣着蔬菜,一边望着孙女的活动,看得入迷之时,竟然忘了手里的动作,嘴角的笑意孩子般天真烂漫地荡漾开来。同行的朋友见这情境,忙抓起相机抢拍着一个一个珍贵的镜头。
??村子不大,不过二三十户人家。房子都是依山而建,间中夹杂着许许多多的松杉、山竹、枇杷和一些叫不上名的果木,常常是“山遮树掩疑无屋,狗吠禽鸣又一家”。村中的道路、土坪干净整洁,泛着泥土的颜色和清香,边缘长了些柔柔的矮草。房子大部分是旧屋,一些显然已是年久失修。尽管如此,依然流露出旧日沧桑斑驳的小农经济影子。……那些对开的旧式大门,那些高高的院墙,那些琉璃檐瓦,那些悬在墙外的木回廊……,心中的某一种情感被触动了: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,又是那样遥远。不知谁低声喊了一句:“真美呵!”
??一旁的老人听到这样的说辞,仿佛被人扇了耳光似地老大不快:“这里有什么好的!田地都有分散在山旮旯里,那些年下种收割要走好几里的山路,吃水用水都有要从山沟里挑上来……,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再铆在地里,都出外打工了,稍微有点本事的人,也已搬了出去……”被老人一说,我们才回过神来,一路走过来,村中确实没有碰到什么年轻人,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。
??告别葛田湾,一种复杂的情绪缠绕在心头,已经没有多少心情去观赏“潮塘古梅”了。此后许久,也有友人邀约再次前往葛田湾,去欣赏“古梅村庄”的美,领略山里人家的质朴,但我总是不敢成行,就像心中收藏的一枝花束,不敢轻易地碰,总怕掉下那些伤心的蕊瓣……葛田湾真的很远,很远。
潮塘古梅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