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故事一
山上有二间和尚庙,
甲庙的和尚经常吵架,互相敌视,生活痛苦;
乙庙的和尚,却一团和气,个个笑容满面,生活快乐。
于是,甲庙的住持便好奇的前来请教乙庙的小和尚:
『你们为什么能让庙里永远保持愉快的气氛呢?』
小和尚回答:『因为我们常做错事』。
甲庙住持正感疑惑时,
忽见一名和尚匆匆由外归来,走进大厅时不慎滑了一跤,
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了过去,扶起他说:
『都是我的错,把地擦的太湿了!』
站在大门口的和尚,也跟着进来懊恼的说:
『都是我的错,没告诉你大厅正在擦地。』
被扶起的和尚则愧疚自责的说:
『不!不!是我的错,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!』
前来请教的甲庙住持看了这一幕,心领神会,
他已经知道答案了。
您知道了吗?
往往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推卸责任或与人争吵,
殊不知认错未必是输,
因为认错不但能表现出个人修养,反省自己激励向上,
甚至可以化暴戾为祥和。
朋友间发生冲突,如有一方能先认错,
战火必然马上平息一半。
人的一生,总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:
家庭中,当子女不肖时,
我们应该检讨自己是否未尽教养之责;
公司里,当属下绩效不佳时,
我们应该检讨自己在教导管理方法上,是否出了问题;
社会上,当大家责怪环境恶劣时,
我们应该检讨自己是否就是那个破坏环境的人。
转换一下角色,
今日的你或许是来日的我,
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反省自己,
那么,处理事情的模式将会是另外一番风貌。
渺小的你我或许并无能力为世局扭转乾坤,
但若每个生命个体能培养勇于认错、
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态度,
相信那股内心的平安与喜乐,
将会不断的扩散。
小故事二
一天,他又是深夜才回家。街道上空无一人,静得只能听到他自己的心跳声和脚步声。月光柔柔地洒在他的身上,他的心忽然隐隐作痛:这样穷奢极欲的生活掩饰的是他无尽的空虚和寂寞。月光如此皎洁,而他的心里却布满了尘埃。
他想到此,深自忏悔,急忙连夜赶到城外的一座寺庙里。他跪在了方丈面前,诚心恳求道:“大师,请收我为弟子。”方丈对这个城里知名的浪子早有耳闻,此人罪孽深重,收他为弟子岂不污辱了佛祖?方丈摇头叹息道:“要我收你为弟子,除非这佛桌也会开花。”浪子看了一眼方丈手指的佛桌,失望地离开了。
第二天早上,方丈看到佛桌时顿时惊呆了。佛桌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,它们随风摇曳,仿佛在诉说着什么。
方丈在瞬间醒悟。他连忙下山去找那个浪子,却为时已晚。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他原本的荒唐生活。
方丈自责地回到庙里后,看到佛桌上的花朵在瞬间凋谢。
人们常说“回头是岸”,可是有时犯了错误的人想要回头时,岸却不在自己的眼前。很多时候,有过错的人之所以陷在错误的泥沼中无法自拔,不是因为他们邪恶的内心,而是世人那一颗颗狭隘的、不够宽容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