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»
  • Pages: 1/2     Go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楼主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11

 【古典音乐】卡拉扬 1963 年版贝多芬九大交响乐全集

描述:贝多芬
图片:
描述:卡拉扬
图片:
专辑名称:贝多芬交响曲全集
英文名称:Beethoven The Symphonies
资源类型:Flac 自转 MP3/320K
资源版本:BPO.1963.DG.SACD
发行时间:2003年
专辑歌手:Beethoven,Herbert von Karajan,BPO
地区:德国
语言:德语
出品:DG唱片公司
CD编号:DG 474 600-2
[ 此帖被国乐飘香在2009-04-28 14:09重新编辑 ]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1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13
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
    于1800年创作,传承莫扎特、海顿等前辈的气息,更宣告新交响时代的来临。
《第一号交响曲》是贝多芬在他广袤交响领域的开篇之作,1800年问世时,贝多芬30岁,正值19世纪的开端,评论家称这首作品「叩开跨世纪音乐之门」。
   《第一号》在「不朽的九首」中,是比较易懂的作品。这首继承了海顿、莫扎特交响曲的传统,幽默性中略带舞蹈色彩,承袭古典乐派的韵味,汲取先辈智能,贝多芬独创不凡的自我风格,激烈力量与热情,复杂的乐器与曲式处理手法,已隐约出现在形式和细节各方面,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交响曲曲式发展的基本蓝图,是贝多芬奠定往后交响曲的盘石。
    第一号交响曲最值得注意的是,贝多芬对管乐部份的处理特别有兴趣,甚至抢了过去海顿、莫扎特等人习惯以弦乐作为主秀的风采,更脱离了早期那种典雅优美的交响曲,指引贝多芬未来创作的方向。
    著名作曲家白辽士为这部作品下了一个历史意义:「这还不是贝多芬,但我们很快就要发现他!」
   贝多芬的第一号交响曲完成于1800年,当时他才三十岁,已发表过许多作品而享誉于乐坛。
此曲的第一主题可与莫扎特「朱彼得交响曲」起始的乐句相比拟,但是他模仿了海顿在快板前面加一段前导的缓慢导奏,以作为一个宣 导。
也就是说贝多芬的第一号交响曲虽受到莫扎特与海顿的影响,但加以他 特有的激烈力量与热情,仍然具有独特的风格。
除了乐器与乐型处理法极其复杂外,本曲更是为贝多芬其它八首光芒万丈的交响曲 奠定基础的作品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2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16
引用
引用第1楼国乐飘香于2009-04-27 15:13发表的 :
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
    于1800年创作,传承莫扎特、海顿等前辈的气息,更宣告新交响时代的来临。
《第一号交响曲》是贝多芬在他广袤交响领域的开篇之作,1800年问世时,贝多芬30岁,正值19世纪的开端,评论家称这首作品「叩开跨世纪音乐之门」。
   《第一号》在「不朽的九首」中,是比较易懂的作品。这首继承了海顿、莫扎特交响曲的传统,幽默性中略带舞蹈色彩,承袭古典乐派的韵味,汲取先辈智能,贝多芬独创不凡的自我风格,激烈力量与热情,复杂的乐器与曲式处理手法,已隐约出现在形式和细节各方面,从中可以体会到当时交响曲曲式发展的基本蓝图,是贝多芬奠定往后交响曲的盘石。
    第一号交响曲最值得注意的是,贝多芬对管乐部份的处理特别有兴趣,甚至抢了过去海顿、莫扎特等人习惯以弦乐作为主秀的风采,更脱离了早期那种典雅优美的交响曲,指引贝多芬未来创作的方向。
.......

第一乐章:充分的慢板-灿烂的快板
一开始就以特别的不稳定和弦开始,仿佛在不安当中寻求解决,直到转进快板的主部后,显露出青春明朗的亲切音调,如同白昼光辉耀临着整部交响曲,前进到效果强烈的发展部而结束本乐章。

第二乐章:稍微活泼的如歌行板
奏鸣曲式所写成乐章,充满了歌唱性的韵律,以及多情善感的表现,并带着仿若舞蹈般的诙谐个性。

第三乐章:小步舞曲:活泼的极快板
虽然贝多芬是以过去的习惯称之为小步舞曲,但是实质上这已经是「诙谐曲」的格局,速度比一般的小步舞曲还快上一倍,而且充满了节奏的活力。

第四乐章:终曲:慢板-活泼的极快板
开始就突然转调,成为这首交响曲的一大魅力,不安定的导奏营造了悬宕的气氛,轮旋曲的特质与饶富趣味的旋律,形成整阕交响曲当中最扎实的乐章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3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19
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
    《第二号交响曲》对贝多芬而言是一部拥有重大意义的作品。贝多芬的耳疾并不是天生的,在《第一号交响曲》问世之后,他的听觉系统开始出现问题,对于一个需要辨别细微声响的音乐家而言,其中带来的剧烈痛苦,一般人确实难以切身体会。在预感即将告别「声音世界」变成一个聋子,贝多芬坠入绝望的深渊,留下著名的《海里根遗书》。
   抗争命运的灵魂,凭借「永不妥协」的强大意志能量,贝多芬展现非凡、惊人的毅力,战胜自杀的念头,写出《第二号交响曲》。这部充满战斗精神的作品,摆脱遗书中忿恨悲凉的语气,以全然乐观明朗的音调,展现旺盛的生命活力。对照心理与创作两者处于极端的此时此刻,是灰暗与光明间挣扎的告白,贝多芬终于以音乐的烈火战胜自杀的精神危机。从这部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作品中,可以感受到一位伟大作曲家,如何将孤傲的灵魂寄托在音乐中释放。自此,贝多芬重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,继续完成日后一部又一部的惊世钜作。
    这首第二号交响曲是在第一号交响曲完成后不久,便立即着手作曲的,它虽 与第一号交响曲同属初期作品,但其架构和力度更为深广,音的运用也较为 自由。
贝多芬在写作此曲时,正为耳疾所苦,健康与精神状况都非常恶劣, 加上失恋的打击,是他一生中最苦恼的时期,然而却能创作出这样充满明朗 、勇气甚至带有欢愉气息的乐曲,的确不可思议,毕竟只有创作是他与命运 抗争的唯一方法。
     这首交响曲如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所说的,道出贝多芬 对幸福与爱情希望的作品。
第一乐章:极慢板--灿烂的快板
「极慢板」的序奏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充实结构与强烈的张力,接着就突然转入以奏鸣曲式写成的「灿烂的快板」主题部,彻底显示了未来贝多芬于谱写第三号交响曲「英雄」时的音乐爆发力
第二乐章:极缓板
非常优美的旋律,安详的气氛弥漫整个乐章,自由的幻想曲风与绝佳的对位效果,被誉为贝多芬最优美丰富的慢板乐章之一。
第三乐章:诙谐曲
这是音乐史上第一次明确地以诙谐曲作为交响曲乐章标题的创举,风格足以代表贝多芬创作中期的蓬勃朝气。
第四乐章:极快板
这是以扩大的奏鸣曲式所构成,延续第三乐章的冲力,愉悦活泼的曲风让人惊喜无比,的确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时贝多芬的生存意志是如此薄弱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4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0
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/英雄
「英雄」的澎湃激越是贝多芬创作的一大转折,标志古典主义音乐的革命,也反映时代背景。 1804年间完成的《第三号交响曲》是贝多芬个人创作的重要转折,这座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纪念碑,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一次大变革,更是一部直接反映时代的巨著。英雄!!这部伟大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,与曲名相互辉映。贝多芬自此,淋漓尽致地发挥出属于他的独特非凡!!无论在乐章编排、旋律构造、配器运用,开创出全新的风格,突破以往莫扎特、海顿的传统模式,在此之前,交响曲从未有过如此充满戏剧性、冲击性与强韧。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,贝多芬表现出惊人傲世的创造力。《第三号交响曲》原本是准备献给革命时代英雄拿破仑,贝多芬曾把拿破仑视为偶像、英雄乃至神格化。但是,当他听到这个原本?自由革命的人,竟然重新恢复皇权加冕称帝,贝多芬怒不可遏,痛责拿破仑「不过是个凡夫俗子」!他撕去了写在乐谱上的献词。作品出版时,标题改为《英雄交响曲》-- 纪念一位伟人而作。贝多芬曾经说过《英雄交响曲》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,这部历史钜作,用音符完整记录法国革命时代背景,传达勇敢乐观与坚强意志,不仅雕塑英雄伟人形象,更把时代背景底下,那群无名英雄们的壮烈情感,以及他一生阐扬「自由、平等、博爱」的精神,全部汇聚在鸿篇巨幅的《第三号交响曲》-- 英雄!!在贝多芬的心目中,那个叱咤风云屡建奇功的拿破仑,是位树立自由精神, 解放人类的新时代英雄。因此贝多芬将他的敬仰转化成音符,创作了第三号 交响曲,欲呈献给拿破仑。但不久后突然传来拿破仑自立称帝的消息,这使 得贝多芬感到愤怒与绝望,并把已写好「献给拿破仑」的乐谱封面给撕了, 另题「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-- 英雄交响曲」献给罗布可契公爵。在这首交响曲中,贝多芬首次突破了素来交响曲形式的藩篱,建立起个人的风格。乐曲气魄恢宏如狂风疾雨般,呈现出热情澎湃的情感怒潮,并交织出 在黑暗与绝望中疾呼的勇气与抗争,以及光辉荣耀的胜利。此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高杰作,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开始迈入成熟 的阶段,作品中所表现的音乐情感,有热情与温柔,有愤怒与幽默,人间的 一切喜怒哀乐,都可藉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。
第一乐章:灿烂的快板:两个强音给人无比振奋的开场,规模宏伟壮观。由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题令人印象深刻,并发展成以木管乐器为主的第二主题。在进入发展部后,转换成法国号奏出第一主题,巧妙的变化令人难忘。结尾,以其不可遏制的力量,汇聚最一股强大气势,构筑巍峨的颠峰。
第二乐章:流畅的行板:这是「英雄」最著名的乐章,贝多芬标为「葬礼进行曲」。在此之前,交响曲的第二乐章都被安排优雅曼妙的慢板,但贝多芬却在此以厚重深沉的送葬进行曲为手法,表达肃穆的情绪。 双簧管与小提琴奏出哀伤的气氛,随后低音管与各项乐器先后加入,有如在嗟叹往日的美好时光。随后进入发展部之后,主题也随之变化,但仍保持着一贯的气氛。这段是为一位勇敢战死的英国将军而作,但贝多芬在拿破仑逝世之后,也曾表示过是预言拿破仑之死而写的。
第三乐章:活泼的诙谐曲:整曲充满了自由的气氛,明快而舒畅。流畅的旋律生气盎然,有如英雄气宇昂扬地策马出巡,令人心旷神怡。结尾部分充满活力,以ff的力道结束。
第四乐章:快板:以降E大调变奏曲的型式写成。主题引用贝多芬自己所写的「普罗米休斯的造物」终曲主题,雕砌出鬼斧神工的耸峙建筑。由激烈的下行弦乐展开,随着乐曲的进行,各段变奏相继出现,气氛也随之逐渐高亢,在第七变奏时达到高潮,速度也转为急板,用英雄胜利和凯旋结束全曲。本乐章的规模,充满戏剧性及冲击力度,唯有贝多芬的《第九交响曲》的终曲能相比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5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1
降B大调第四号交响曲
在九大中属于最富浪漫色彩的作品,又有「浪漫交响曲」的别称。《第四号交响曲》在贝多芬的九大中,是最富浪漫色彩的一部作品。由于第三号「英雄」与第五号「命运」有着响亮的名气,第四让一般大众印象不深刻,但曲风优美动人细腻明朗,洋溢着青春气息,是贝多芬不常为人所知的另一番形象,音乐家舒曼为此优美的旋律而形容为「两位北欧神话巨人中间的希腊姑娘」。白辽士认为贝多芬摒弃了颂歌与挽歌般的音调,继续铺陈《第二号交响曲》中人生乐观明朗的部分。整部作品清新恬谧,没有慑人的气魄,在平静中以达观的思维俯瞰事物,经由灵魂净化后沉淀心灵,呈现更豁然清晰的生命方向。此时,正值贝多芬最富创造力的时期,他先后开始着手写作几部他最著名的作品,包括《第五号交响曲》、《第四号钢琴协奏曲》与他唯一的歌剧《费黛里奥》。第四号交响曲题献给欧培尔斯朵夫伯爵,并在1807年3月,于维也纳由贝多芬在一私人场合中指挥首演。十九世纪末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,要数第四号最不受重视,大家都觉得此首 交响曲缺乏其它交响曲所拥有的英雄气概与戏剧张力,更少了端庄持重的风范。然而却是九大交响曲中,最富浪漫色彩的作品,遂又有「浪漫交响曲」 的别称。华格纳虽觉得诙谐第三章颇为华丽、辉煌,但形容这首交响曲是首 「冷漠的音乐」。白辽士的看法则更为深入,他认为:「贝多芬摒弃了颂歌 与挽歌般的调调,为的是要重拾第二号交响曲中那股较不高傲、较少气焰的风格,但是并未挣去那副艰涩的桎梏。大致来说,第四号交响曲的特质是活 泼、清新、恬静的,甚至带着天国般神圣的纤细。」其实继「第三号英雄交响曲」之后,第四号所呈现的气质是彻头彻底的平静. ,使我们得以看到灵魂经净化后的事物与影像,就像由高处俯瞰一样,清晰 可辨,一目了然。整首乐曲优美轻快,虽然编制不大,却极其稳健雅致,充 满着明朗快活的情调,是一首亲切自然的杰作。
第一乐章:慢板
刻意压低的音响与压抑的速度,给人一种沉郁失意的感觉,但不久后就转为活泼的快板,如同一飞冲天般的炮弹一般,进入第一主题。在发展部后的终曲华丽而灿烂,给人欢乐而富精神的感受。
第二乐章:优美的慢板
旋律优美而富气质,在歌曲般的表情记号下,竖笛展现了一段长时间的独奏,奏出极为曼妙的恬雅旋律。
第三乐章:活泼快板
降B大调写成标记为活泼快板,诙谐曲的型式充满丰沛精力,接着在中段转为田园曲般的优静乐曲,双簧管的主题亦甜美而温柔。
第四乐章:终曲:慢板-活泼的极快板
多变化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,再转为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继承,颇富趣味。第二主题则转为木管乐器,在发展部巧妙地展现了贝多芬高超的转调技巧,进入结尾后,以朝气蓬勃的表情结束全曲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6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1
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/命运
「命运」旋律对比强烈,启示着「向命运挑战,永不妥协」的勇气。《第五号交响曲》开头的四个音符,象征着命运之神前来敲门的声音。简单不过的音符,在他凌厉的安排下,不断扩张延续,贯穿全曲,引出了无懈可击的完美结构,任何人都会从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。「命运」第一乐章主题,单一素材的铺陈与运用,在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更具震撼力和威权性的了。这首在极简的音乐元素中,浓缩了人类的所有喜怒哀乐,再释放出无限能量的「命运」交响曲,长期被视为交响曲的典型,同时几乎是全人类都知道的伟大旋律。不仅其演奏次数是世界第一,它的声望与受欢迎的程度也是首屈一指,堪称为永恒的交响曲。凡是听过《命运交响曲》,都会被那股与命运力量搏斗的孤高勇敢所感动,贝多芬赋予了音乐与节奏所表达的不可言喻之生命力量,也是他坎坷的写照。《命运交响曲》是他九大交响群山中的一个高崿巅峰,通过这里,所有的人都将领略生命的真谛。贝多芬说:「我要捏住命运的咽喉,它绝对无法击倒我!」这正是命运的最佳批注。曾经有人说过:「没听过第五号交响曲,你的一生可以说未曾真正听见过音乐!」第五号交响曲的特征,在于那强而有力,象征「命运叩访」的四个音动机, 并在他的巧妙安排下,将之无限延续,贯穿全曲,引出了无懈可击的完美结 构,使倾听者感到一股无可言喻的震撼与感动。贝多芬曾向他的弟子说明此动机:「命运来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」,因此这 首交响曲遂被题名为「命运」。在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中,此作品不仅演奏 次数居世界之冠,其受欢迎程度更是首屈一指,堪称永恒的交响曲。
第一乐章:灿烂的快板
由最初的四个音符开始,以这动机不断地重叠堆积,做出紧迫的乐章,直到法国号奏出断然的音乐后,弦乐才歌咏出瑰丽的第二主题。最后在剧力万钧的结尾部,壮大地齐奏断然地结束。
第二乐章:稍快的行板
两个的主题相互地交替出现,在变奏中显露了情绪上的波动,逐渐地茁壮变大,仿佛即使在命运的考验下,未来仍有无限的憧憬。
第三乐章:诙谐曲:快板
舒曼所谓的「质疑的动机」开始与法国号吹奏的「命运动机」进行音乐的战斗,在重现部终于打败命运,透过质疑的动机导引进入胜利的第四乐章。
第四乐章:终曲:快板
这是高奏胜利的凯歌,在定音鼓渐强声中奔放出满溢欢乐的第一主题,和小提琴满怀欣慰的第二主题开展后,前段诙谐曲像一阵阴影略过,但在主题重现后,充满信心地高潮结束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7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2
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/田园
「田园」以描绘风格,展现了他对自然真挚的感情。贝多芬说过: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像我一样热爱乡村,热爱自然,甚至一棵树……。这部作品是描写人们在田园的喜悦气氛中,心中所引发的某些情感……只要一走入田园,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会豁然开朗……」。《田园交响曲》洋溢着返璞归真和自然韵律。贝多芬的音乐天赋,犹如创世造物般的神奇能力,精准的运用每个音符,在五线谱之上,画出令人不可置信的色彩调性,以及人类心灵与自然界的真挚情怀。「田园」与「命运」同样于1808年夏天完成,这两首曲子被公认是拥有两种相反而互成对照性格的乐曲。贝多芬亲自为《第六号交响曲》附上「田园」的标题,1808年12月22日首演,音乐会的节目单上将此曲标以「乡间生活回忆」的副题。与之前交响曲相较起来,「田园」突破过去通用四乐章的交响曲框架,谱写成五个乐章,并且从第三至第五乐章是一气呵成地连续演奏,藉此扩大音乐的表现。甚至贝多芬曾在草稿构思中,意图于最后一乐章加入合唱(但后来放弃了,直到第九号交响曲才实现)。这些再加上「标题音乐」的运用,以及每个乐章都有简短的文字说明,种种的创新手法开启十九世纪浪漫乐派的先声,也是交响曲表现的另一典范!「田园」与「命运」交响曲同样于1808年夏天完成,在「命运」交响曲中, 呈现出跟命运的搏斗,与最后的胜利,而「田园」交响曲则是舒发热爱大自 然的胸怀。自古以来,这两首曲子被公认是拥有两种相反而互成对照性格的 乐曲,而「田园」交响曲更是贝多芬少数亲自命名的作品,且在各乐章均有 标题。由于乐曲本身亮丽动人,潇洒洗练,故与「命运」交响曲同被列为最 受欢迎的旷世杰作。贝多芬自从听力衰退后,开始躲避人群,专心致力于作曲的工作,他将身心 投向大自然,企图在美丽的景色中,忘却烦恼与痛苦。正如法国作家拉马提 奴所说:「当人们在面临黑暗绝望的深渊之际,莫不寻访幽静的田园生活以 疗心灵之伤。」,贝多芬也藉由创作第六号交响曲,描绘出他对田园的一切 感受,及表达出人与大自然和谐融合在一起的思想传统,同时此曲也成了交 响曲表现范畴的典范。
第一乐章:抵达乡村时的愉快气氛--从容的快板
一开始便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出明亮的旋律,虽然是以奏鸣曲式写成,但两个主题并未对立,全乐章洋溢着爽朗自然的氛围。
第二乐章:小河边的风景--很快的行板
贝多芬所写最优美安逸的音乐,通过旋律,描绘出徐徐微风、悠啭鸟鸣、潺潺溪流。贝多芬曾说,这个乐章是在户外创作完成的,地点是在维森山谷中的一棵大树下面。
第三乐章:村民们愉快的聚会--快板
以诙谐曲风的乡村舞曲展开,节奏的跳跃达到高潮之际,暴风雨突然降临,待一切恢复平静,优美抒情的旋律重新把人们带回田园生活的美好。
第四乐章:雷雨和暴风--快板
暴风雨接踵而至,雷雨交加,自然界的震撼咆哮,渐慢慢趋于舒缓。
第五乐章:牧歌:暴风雨后的喜悦与感谢--稍快板
经过大雨的洗涤,雨过天青,大地增添另一种色彩。由竖笛奏出牧人之歌,接续由法国号应和,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相继出现,全曲在和谐气氛中结束。
[ 此帖被国乐飘香在2009-04-27 16:32重新编辑 ]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8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2
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
舞蹈节奏的极致,华格纳称此曲是「舞蹈的神化」。贝多芬,就像能自由使唤鬼神为奴隶的旷世奇才!!贝多芬!贝多芬!!贝多芬!!!就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,也无法画出他深刻的灵魂,贝多芬的精神,唯有透过他自身的音乐传递……。贝多芬的界线,只有他能超越!!他一直创新交响曲的表现形式,不让作品风格有丝毫重复,在他心中画出一幅更新更具创意的蓝图「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」,这是《第七号交响曲》的创作主题。「奔放、美丽、雄伟」,让华格纳赞叹为「舞蹈的神化」,李斯特称誉为「节奏的神化」,凌驾于这些形容词之上的,是整部作品无可取代的跃动节奏、绚丽色彩以及蓬勃充沛的生命力。《第七号交响曲》(又名巴卡斯,希腊神话中的酒神)完成于1812年,距第六号交响曲完成期间已相距四年的时间,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,是一段漫长的岁月,此时贝多芬已42岁,作曲技巧更趋圆熟之境。在1813年首演时,获得压倒性的成功,尤其第二乐章忧伤的色彩极为浓厚,深切而扣人心弦,首演应疯狂观众的要求,再次重奏,可见其巨大的魅力。《第七号交响曲》有无懈可击的完美、热情奔放的情感、卓越的音响性,创造天际中的闪烁银河。贝多芬音乐中的每一个片段,都是瞬间的永恒……。第七号交响曲完成于1812年,距第六号交响曲完成期间约有四年。我们都知道这段期间,正是贝多芬音乐生涯中最灿烂丰富之时,可说是他创作一系列 交响曲中,最长的突破阶段,此时贝多芬已42岁,作曲技巧更趋圆熟之境。本曲在1813年首演时,获得空前的成功,佳评如潮,尤其第二乐章忧伤的色 彩极为浓厚,深切而扣人心弦,甚至应观众要求再次重奏,可见其迷人之处。此作品豪放雄浑,具有丰富的节奏感,华格纳称此曲是「舞蹈的神化」, 李斯特则评为「节奏的神化」,这些正道出了第七号交响曲中,跃动的节奏 和绚丽的色彩,有如蓬勃充沛的生命力,全曲充满着一片欣欣向荣的焕发气 息,令聆赏者感到无比强烈的振奋。虽然它没有引人注目的副题,以致不若 第三、五、六号交响曲般普受欢迎,但只要听过后,仍可以发现本曲具有无 懈可击的完美,以及贝多芬那鬼斧神工的独具匠心,由此可见其价值,绝不 在其它乐曲之下。
第一乐章:稍慢板转极快板
在A大调上稳健而持续的延长前进,长笛奏出轻快明亮的第一主题,随后由木管乐器接手,再转为小提琴,表情迅即转变为欢快酣畅,充满着欢乐的跃动,以优雅明亮贯穿整个乐章直趋结束。
第二乐章:充满着死亡意味的稍快板
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,旋律不快曲调简单,但舞蹈的节奏感随着旋律不断放大。结尾部分,情绪渐渐平复和缓,导入即将来到的欢愉。
第三乐章:急板
跳跃的热情,在弹性速度中逐渐明朗化,中段部分又再放慢,最终由竖笛奏出诙谐曲,以畅快淋漓的气氛直奔终点,完成天下无双的节奏快版。
第四乐章:灿烂的快板
灿烂的快板其中的变化出神入化,节奏的运用臻至高峰,酣畅淋漓以光明愉快作为结束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9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3
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
明朗爽快,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。「音乐是理性与感性的媒介,也是进入高级知识领域的无形信道,人如同是种子,必须种植在音乐的土壤中,才能思想,有感觉……」 贝多芬经常同时进行一项以上的创作,1812年几乎在同时间内完成了第七号与第八号交响曲,但两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则迥然相异。这段时间,贝多芬正与传闻中「永恒的恋人」艾美莉.赛芭德(Amelie Sebald)交往。《第八交响曲》洋溢着复古情怀,其中蕴含着早期莫扎特、海顿交响作品中的韵味,贝多芬一向习惯的自我个性,在此并不多见,褪去激烈的风格,这里洋溢着诙谐、慧黠的幽默色彩,趋向古典的简单朴素,被视为对古典时期的再次回忆。这是贝多芬交响曲中规模最小的一部作品,但也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,他昵称此曲为「我的F大调小交响曲」。在九大交响曲中,同样采用F大调的是《第六号交响曲》,承袭「田园」的风格清新快乐,是他九首交响曲中最明朗快乐的作品。在贝多芬的一生中,他一直习惯于同时进行一项以上的创作,第七号与第八 号交响曲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构想完成的,但两曲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则迥然 相异。广泛来说,两者皆属舞曲式交响曲,但第七号较第八号来得更形长大 、华美,甚至有「舞蹈的神化」之称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两曲却也有共 同之处,也就是说第八号交响曲虽不及第七号灿烂,但同样以舞曲化的部份 为多,且似乎更具律动性。虽然在首演时未能获得热烈喝采,但本曲饱染了 贝多芬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,以及柔和、优雅、宁静、和蔼与愉快的情感。
第一乐章:灿烂有活力的快板
让人联想到《田园》,明亮、轻盈的第一主题,接续着明显作为对比的第二主题,流畅地来到发展部及再现部,在弦乐弱奏第一主题后而结束。
第二乐章:诙谐曲般的稍快板
是整部作品最富有代表性的一章,主题巧妙地运用了当时甫发行的节拍器之机械性节奏,轻快的旋律驰骋在由木管与法国号吹奏的单纯节奏之上,幽默快活地表达此曲之趣味。
第三乐章:小步舞曲的速度
优雅浓郁的小步舞曲,带着华丽的贵族气质,贝多芬很少在第三乐章用这样的风格。
第四乐章:终曲:活泼的快板
略似奏鸣曲的轮旋曲式所写成,倡导「快乐喜悦」的精神,巧妙精细的构思、峰回路转的技巧、大胆独特的音响效果,都充分表现贝多芬无与伦比的风格,比起一般古典形式的乐曲更具浪漫气息,最后在庄严的升华中结束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10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23
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/合唱
《第九号交响曲》是历史上最高成就的神品!!「合唱交响曲」的奇迹已成为作曲家、音乐家们公认无法超越的极至经典!!经历了一生的苦难、冲击,通过历练之后,在晚年时期对生命的领悟与哲学思考,《第九号交响曲》是贝多芬毕生的艺术菁华。在「合唱」之后,在也听不到幅度这么宽广,如此富有包容性与生命力的作品。这部旷世奇作,是对指挥最艰涩困难的挑战,也是作曲者、指挥者、演奏者功力的严苛关卡。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,不仅是他的最后代表作,更是其独创性达最高潮, 且淋漓尽致地歌颂出他对人类之爱、上帝之爱、自然宇宙之爱的经典巨作。本曲最为人熟悉的,当属以席勒的诗「快乐颂」为结尾,成大型管弦乐四声 独唱及合唱的第四乐章。乐章一开始,以奇异的嘈杂乐声为导奏,再进入低 音弦乐的抒情旋律,而后再缓缓由混声四部合唱导入第九号交响曲的最高潮 --「快乐颂」大合唱部份。最后在速度与力度逐渐增强,高唱「百万兄弟们 ,相拥互抱吧...」热情地划下完美句点。谈及此曲值得一提的是,首演时由贝多芬担任指挥,并获得满堂如雷掌声, 但已是全聋的贝多芬却默默地背对听众,丝毫未曾感受到人们给他的喝采, 最后还是由女低音歌手的暗示才面向观众致谢,这段故事至今仍令人有说不 出的动容。然而在音乐史上,将合唱溶入交响乐中的作法,却是空前的,器 乐与声乐交融于一体,显得如此雄浑庄严,与充满生气。虽然后来也有不少人尝试如此的曲式,但都不及贝多芬来得精采。早在1817年,伦敦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为之创作两首交响曲,并前往指挥。他虽然回信答应1818年1月会完成,但是贝多芬不同意协会开出的条款,计划因此落空。但是这份委托却把他重新拉回到交响乐的创作中。他为这个计划写好了第一第二乐章。但直到1822年,他才真正重视这部第九交响曲的创作。此时他还有《庄严弥撒》写作在身。交响曲大部分都是在1822到1824年完成的。其实贝多芬最晚在1793年,就有?席勒1785年的《欢乐颂》谱曲的打算。而在1808年那场传奇的音乐会上首演的《合唱幻想曲》,其变奏部分则已隐约露出“欢乐”的主题。但他将诗篇与交响曲联系在一起却是1822年的事。本来他只打算?这首交响曲写一个器乐结尾(这个器乐版本的素材就用在他的弦乐四重奏Op.132里面)。但好象连他自己对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感到不安。就是在交响曲首演之后,贝多芬还自问,究竟为交响曲加一个合唱的终乐章对不对。1822年爱乐协会再一次联系贝多芬,并为后者提供50镑,等于是购买一首交响曲的专属权。贝多芬勉强接受。他在1824年4月完成该交响曲,并且将一份手稿寄往协会,并写上“为伦敦爱乐协会而作”。但很明显,贝多芬对这个“专属权”的理解是英格兰的专属,所以他让交响曲在5月7日在维也纳卡特纳托剧院(Kartnerthor-Theater)首演,由米雪埃•翁劳夫(Michael Umlauf)指挥。贝多芬则坐在舞台上,在每个乐章开篇时给出节奏速度方面的提示。当天晚上,首先以《雅典的废墟》序曲打头阵,再是《庄严弥撒》的三部分,然后才是压轴的第九交响曲。虽然乐队的素质不是最好的(临时拼凑而成的乐队),但演出很成功,盛况空前。辛德勒写道:演奏结束后,背向观众的贝多芬并不知道身后发生何事。这时,观?看到了最感人的一幕,一位独唱演员卡罗琳娜•温格(CarolineUnger)拉贝多芬转过身,才让他看到观众起立五次并疯狂地在鼓掌。当时,即使是皇室夫妇出场,观众也只会起立三次表示敬意,而五次对于一位非受雇于皇室的人来说,是未有的。这甚至引来警方到达现场,去制止这种自发的致意。贝多芬深受感动。交响曲在1826年8月付梓出版,并且题献给普鲁士的腓特烈•威廉三世。取得“专属权”的英国则要等到1825年3月21日才能听到交响曲。而且英国首演中,终乐章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。不少人认为,贝多芬的《第九交响曲》是目前最“伟大”的交响曲,因为其中将管弦乐之美与人类欢乐大同的理想结合得如此美妙,整体气势磅礡,气象雄伟。前三个器乐乐章的长度,只有《英雄交响曲》可与之一比。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,暗沉又充满转折,起于一弦乐渐强,又终于相似的过程。第二乐章是欢乐的谐谑曲。而第三乐章则是甘美的柔板,但结尾处却换成了庄严的旋律。第四乐章,先是粗暴的弦乐陆续打断前三个乐章的主题,表示否定,而后是微弱的,来自远方般的欢乐颂主题,高潮时,主题用乐队全奏得以加强,然后才进入合唱部分。合唱部分可以说是整部交响曲最精彩的,大约用了席勒《欢乐颂》中三分之一的诗句,长度可比古典主义时期一部典型的交响曲,编制是一个混声四部合唱加上四位独唱(SATB)。他们交替献声,颂唱人类的兄弟情谊。管弦乐色彩斑斓,起起伏伏充满变化之感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第九交响曲的原谱定为人类文化遗产。2003年原稿由一位英国人在伦敦索思比拍卖行以213万英镑购得。
第一乐章:庄严而从容的快板
d小调,2/4拍子,奏鸣曲形式。由细小的切分音组成的引奏,象征艰苦斗争的磨练,在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中,以雷霆气势奏出第一主题,排山倒海式的庞大主题,引导乐曲前进。旋律跌宕冲击,压抑悲壮起伏,鼓舞生命冲击障碍,突破难关获致胜利的景象
第二乐章:活拨的极快板
贝多芬在此跳离传统模式,相异于之前慢板或行板的缓慢乐章,以欢乐节奏展现出与第一乐章迥然不同的气氛,中段旋律优雅美丽,是贝多芬最美妙的作曲之一。
第三乐章:庄严的行板
如歌的柔板,降B大调,4/4拍,不规则的变奏曲式,以对比手法呈现。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大幅创新。由小提琴奏出的主题,以木管乐器与之应和,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、安详。白辽士曾言这里是「伟大的乐章」。
第四乐章:急板
4/4拍。是贝多芬最受瞩目的交响曲乐章,也是整部作品的精髓,席勒的「快乐颂」即被安排于此。冲击、革命、挑战、欢欣、希望、鼓舞,贝多芬毕生的菁华尽在就在这个乐章中。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热爱生命,更热爱户外
级别: 荣誉会员

UID: 2776
精华: 14
发帖: 4606
绿化值: 41371 点
森林币: 27436 SLB
好评度: 606 点
在线时间: 1714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8-03-21
最后登录: 2024-10-23
11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5:58
牛X,大森林的品味随着各驴的品味而不断上升了,我是听不懂贝多芬!
无事忙中老,空里有哭笑;本来没有我,生死皆可抛。
级别: 荣誉会员

UID: 3784
精华: 0
发帖: 814
绿化值: 7158 点
森林币: 17108 SLB
好评度: 35 点
在线时间: 1743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8-10-05
最后登录: 2021-09-18
12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6:49
啊九常听,喜欢第三乐章。
大森林,我的心一直都在!
级别: 论坛版主

UID: 560
精华: 7
发帖: 3262
绿化值: 20430 点
森林币: 42316 SLB
好评度: 117 点
在线时间: 822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6-07-06
最后登录: 2018-02-04
13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6:56
楼主还没有上传到音频吗?我也没玩过,所以答复不了你哦。

喜欢交响乐?楼主玩什么乐器的吗?
抱着希望出发,带着满足归来!
海纳百川--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
级别: 侠客
UID: 4231
精华: 0
发帖: 89
绿化值: 900 点
森林币: 89788 SLB
好评度: 27 点
在线时间: 158(小时)
注册时间: 2009-03-09
最后登录: 2011-07-24
14楼  发表于: 2009-04-27 17:11
引用
引用第13楼涙吇于2009-04-27 16:56发表的 :
楼主还没有上传到音频吗?我也没玩过,所以答复不了你哦。

喜欢交响乐?楼主玩什么乐器的吗?

喜欢交响乐及弦乐!(特别喜欢听小提琴);玩乐器吗?什么都想,但没一样精,小提琴学了几年,都学不会.
如您有空请到★本人影像博客:http://1288.photo.pconline.com.cn ★ 来做客。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»
  • Pages: 1/2     Go